成年人的世界里,想要发达、发财都不容易,但有一件事却轻而易举,那就是——发福。
为什么年纪越大越容易长胖呢?难道只是因为新陈代谢变慢了吗?
新陈代谢 :这锅我不背
2021 年发表在《科学》(Science)杂志的一项研究对人的每日能耗进行了分析。这项研究的规模和范围前所未有:受试者来自 29 个国家,共 6421 人,最大的 95 岁,最小的只有 8 天。基于研究数据,他们绘制了人类一生中的能量代谢变化曲线。
总能量消耗(TEE)和基础能量消耗(BEE)随年龄变化曲线 图源:参考文献
从这张图可以看到,在一个人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代谢规律呈现为“升高-下降-稳定-缓慢下降”的模式。与我们想象的不太一样,我们的代谢水平在成年期的大部分时间里(20~50 岁)是稳定的,新陈代谢真正下降的年纪可能在 50 岁之后。
中年“觉醒”的脂肪前体细胞
既然还没有到新陈代谢下降的年纪,那脂肪又是如何堆积起来的呢?
科学家们发现,脂肪组织扩张主要有两个方式:一是脂肪细胞体积变大,二是脂肪细胞数量变多。
由于成体干细胞的分化能力普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因此长期以来,学界普遍认为,随着年龄增长,脂肪细胞数量不会轻易增加,主要靠体积膨胀来堆积脂肪。
而 2025 年 4 月发表于《科学》(Science)杂志的最新研究颠覆了这个认知,脂肪前体细胞(APCs)在中年时会突变,生成脂肪细胞的效率突然暴增,这可能是中年发福的关键原因!
中年小鼠也有“啤酒肚”
研究人员通过小鼠实验,追踪了不同年龄段脂肪细胞及脂肪前体细胞的不同表现。结果发现,在小鼠年轻成年期时,脂肪细胞的更新率很低,而到了中年时期(相当于人类 45 岁左右),小鼠的内脏脂肪组织中出现了明显的新生脂肪细胞。
通过单细胞 RNA 测序技术,研究人员在中年小鼠的内脏脂肪中找到了一种特殊的脂肪前体细胞亚群,并将其命名为 CP-A(中年特异性脂肪前体细胞),这种细胞的产脂效率是普通脂肪前体细胞的数倍。
图源:参考文献
更有趣的是,这个变化不仅精准地发生于身体内脏,还和性别有关:中年雄性小鼠内脏脂肪激增,而同期雌性小鼠增重则比较轻微。虽然这个实验主要是基于小鼠,但研究人员在成年男性的内脏脂肪样本中也发现了与小鼠 CP-A 对应的细胞亚群,这说明人类和小鼠可能有着相似的“中年发福”机制。
尽管中年发福有生物学上的原因,但我们也不是完全无能为力。该研究也发现了运动可能会影响脂肪前体细胞的活性,这就为我们通过运动干预中年发福提供了科学依据。不过,目前以上研究还仅局限于动物实验阶段,相关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未来,随着科学家对 CP-A 细胞及相关信号通路的深入研究,或许我们能开发出针对中年发福的有效疗法。但在那之前,健康的生活方式仍然是我们对抗中年“啤酒肚”的最佳武器。
文字来源于网络。发布者:锦鲤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ndaicb.cn/9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