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2来之前,DeepSeek又放了个烟雾弹

R2来之前,DeepSeek又放了个烟雾弹

出品|联合网科技组

作者|宋思杭

编辑|苗正卿

头图|视觉中国

5月前后,DeepSeek的动作倒是频繁,却都不是大家期待的R2。不过,一系列前菜已经给R2做足了铺垫。

5月14日,一篇DeepSeek V3论文,揭示了梁文峰是如何做到“极致降本”的。这篇论文也让业界得以一窥这家以技术立身的公司,其“内功”究竟修炼到了何种火候。

与此前发布的V3技术报告不同,这篇论文详细阐述了DeepSeek如何做到在硬件资源的的“紧箍咒”下,通过精妙的“软硬一体”协同设计,将成本效益这笔账算到极致。(联合网注:DeepSeek-V3仅使用了2048块英伟达H800 GPU)

在AI大模型这条烧钱的赛道上,算力即权力,但也可能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DeepSeek V3论文的核心,恰恰点出了一个行业痛点:如何让大模型不再是少数巨头的专属游戏?

论文中,DeepSeek毫不吝啬地分享了其“降本增效”的几大秘籍,这些技术细节,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对现有硬件潜能的极致压榨,也预示着未来DeepSeek系列模型在性能与效率上的野心:

其一,是给模型的“记忆系统”瘦身。AI处理长文本、多轮对话时,需要记住海量的上下文信息,这部分“记忆”(即KV Cache)对显存的消耗极为惊人。DeepSeek V3祭出了“多头隐注意力机制”(MLA),好比给模型的记忆装上了一个高效压缩软件,能将冗长的信息浓缩成精华,大幅降低显存占用。这意味着,即便是处理越来越长的上下文,模型也能更加从容不迫,这对于解锁更多复杂应用场景至关重要。

其二,是打造“专家各司其职”的团队。面对大模型天文数字般的参数量,传统的“一人生万物”模式难免力不从心。DeepSeek V3沿用并优化了“混合专家模型”(MoE)架构。想象一下,一个庞大的项目被分解给一群各有所长的专家,遇到具体问题时,系统会自动“摇人”,只激活最相关的几位专家协同作战。这样一来,不仅运算效率提升,模型的“有效规模”也能在控制之下,避免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DeepSeek的优化,让这些“专家”间的沟通更顺畅,协作成本更低。

其三,是大胆拥抱“差不多就行”的数字精度。在AI训练中,数字的精确度并非越高越好。FP8,一种低精度数字格式,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算账,有时精确到“角”甚至“元”就已足够,不必非要到“分”。DeepSeek V3在训练中引入FP8混合精度,在对精度不那么敏感的环节“粗略”计算,直接效果就是计算量和内存占用大幅下降,训练速度更快、更省电。关键在于,论文证明了这种“偷懒”并不会明显牺牲模型的最终性能。

其四,是铺设更畅通的“信息高速公路”。大规模训练离不开GPU集群的协同作战,GPU之间的数据交换效率,直接决定了训练的整体速度。DeepSeek V3采用了“多平面网络拓扑结构”,优化了集群内部的数据传输路径,减少了拥堵和瓶颈,确保信息流转如丝般顺滑。

可以说,DeepSeek V3的最新论文,更像是一次技术自信的展示。它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即便没有最顶级的硬件配置,通过极致的工程优化和算法创新,依然可以打造出具备行业领先潜力的大模型。这无疑为那些在算力焦虑中挣扎的追赶者们,提供了一条更具可行性的攀登路径。

实际上,4月30日,DeepSeek还上了另一道“前菜”。

当时,DeepSeek Prover V2以671B的参数重磅亮相,要知道,DeepSeek上一次发布V2模型的时候仅有7B。对于DeepSeek Prover V2,行业观察者们普遍认为,这是AI在辅助科学发现,特别是挑战人类智力极限的数学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

而DeepSeek近期的系列动作,放置于当前AI大模型产业的宏观背景下,更耐人寻味。

一方面,我们看到的是头部厂商在模型参数、多模态能力、应用生态上的全方位“内卷”,技术迭代的速度令人目不暇接,资本的热情也持续高涨。但另一方面,算力成本的持续攀升、商业化路径的尚不清晰、以及“智能涌现”之后如何实现真正的价值创造,这些都是悬在所有从业者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在这样的背景下,DeepSeek V3论文所强调的“成本效益”和“软硬件协同”,以及Prover V2所代表的在特定高壁垒领域的深耕,似乎在传递一种不同的信号:在追求更大、更强的同时,对效率的极致追求和对特定价值场景的深度挖掘,可能成为AI下半场竞争的关键变量。

当“大力出奇迹”的边际效应开始递减,当市场开始从对技术本身的狂热转向对实际应用价值的考量,那些能够更聪明地利用现有资源、更精准地切入真实需求、更深入地理解并解决复杂问题的玩家,或许才能在喧嚣过后,笑到最后。

DeepSeek的这些“前菜”,无疑吊足了市场的胃口。人们期待的,不仅仅是一个性能更强的R2模型,更是一个能够为行业带来新思路、新变量的DeepSeek。在AI的牌桌上,这家以技术为底色的公司,显然还想打出更多意想不到的牌。

文字来源于网络。发布者:锦鲤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ndaicb.cn/7901.html

(0)
锦鲤财经的头像锦鲤财经
上一篇 2025年5月16日 下午4:53
下一篇 2025年5月16日 下午4:54

相关推荐

  • 理想汽车,压力山大

    出品丨联合网汽车组 作者丨肖漫 头图丨视觉中国 尽管账上有千亿现金,但理想还没有迎来躺着数钱的时候。 理想今年的销量目标是70万辆,比去年多了20万,而理想规划的新车型仅有理想i8和理想i6两款,且都在下半年发布,其他均为改款焕新。销量的重担,依然落在L系列上。然而,L系列的销量疲势已经出现,近4个月都未能突破月销4万辆的瓶颈,不及去年下半年的表现。 一季度…

    2025年5月10日
    1500
  • 饥渴的大厂,面对大模型还需新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作者:王智远 昨天晚上,跟朋友聊起大模型。 他说现在各家都“卷”到一个新阶段,模型之间差距已经很小,只能用“遥遥领先”或者“吊打同行”这种词来形容。 从基准测试和数据来看,很多模型都远超 DeepSeek R1、GPT-4o,但继续往下比的空间已经不大了,真正的差异更多在使用方式上。 这让我开始思考:大模型竞争,是不是已经进入存量…

    2025年5月1日
    1600
  • 退休不是终点,日本企业争着返聘“老年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长青研究社,作者:周婷,编辑:潘利恒 日本正经历全球最严峻的老龄化冲击。根据日本总务省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日本65岁以上人口占比已达29.1%,老年人口规模与老龄化程度均位居全球首位。然而,这一看似沉重的社会负担,却在日本企业的创新实践中转化为独特的人力资源红利。 2022年日本65岁以上人口就业率高达25.1%,较2000年的15…

    2025年5月17日
    400
  • 荣耀需要尽快凝结共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最话 FunTalk,作者:魏霞,编辑:王芳洁,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相对于华为的P70,荣耀的Magic7的性价比更高,如果不是‘花粉’,都会优先考虑荣耀的Magic7”,一家荣耀直营店的店员说。 另一家荣耀授权店的店员在销售话术中也有些许“拉踩”之意,他说,“华为还在用两三年以前的处理器。” 我最近准备换手机,在各品牌门店跟店员闲聊时…

    2025年4月26日
    1900
  • 华为兑现了五年前的阳谋

    出品 | 联合网科技组 作者 | 丸都山 编辑 | 苗正卿 头图 | 视觉中国 5月8日,在鸿蒙电脑技术与生态沟通会上,鸿蒙操作系统首次在电脑端亮相。 该怎么评价这件事的难度呢?一句话总结:从华为这家公司成立之日算起,做的所有创新尝试捏合在一起,可能都比不上这一件事有挑战。 因为自打Windows成为通用操作系统后,行业里没有出现过任何能动摇其垄断地位的产品…

    2025年5月11日
    1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