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交会看中国外贸无惧关税战的底层逻辑 全球客商投下“信心一票”!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线下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截至5月4日,共有来自219个国家和地区的28.89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较第135届广交会同比增长17.3%。新老采购商踊跃参会,到会人数分别增长14.6%、21.4%;企业现场展示产品超455万件;现场意向出口成交254.4亿美元,增长3%。
采购商到会和出口成交双增长,体现了全球客商对广交会、对中国产品和市场的信心。这种信心是对美国单方面挑起“关税战”的有力回应。自2018年以来,美国的“关税大棒”对全球经济秩序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七年后,美国再次宣布实施所谓“对等关税”计划,企图以保护主义阻断全球产业链,使世界经济面临巨大不确定性。
从广交会看关税战,中国的答案非常明确: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以确定性锚定航向、以未来性突破重围、以机遇性拥抱世界。历史终将证明,筑墙者必将困守孤城,开路者方能联通天下。
广交会上的声音表明,全球供应链中,中国制造业的地位不可替代。“我们需要中国的制造业。如果我们需要某个电容器,可以在一天内拿到。”“广交会上有很多供应商,这对我们来说非常有价值,我们也将持续和中国保持合作关系。”“当前国际贸易形势复杂多变,但我们不会放弃和中国的合作,不仅因为价格优势,更重要是这里有庞大且稳定的供应链。”
广交会展示了中国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传递了清晰的确定性。这种确定性源于深厚的产业根基。在广交会官网上输入“汽车”,可以看到从整车制造到发动机、散热器,从汽车清洁到座套、收纳等各类汽车配件应有尽有。中国作为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的国家,构建了无与伦比的产业网络,连续15年制造业规模居全球首位。这种“全链条覆盖”能力意味着无论外部如何震荡,中国都能提供从原材料到终端产品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此外,产业集群的高效协同也是关键因素。珠三角地区尤为明显。广东重点打造了新一代电子信息、现代轻工纺织、汽车、新能源等9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采购商们在广交会上发现感兴趣的产品后,可以直接奔赴企业生产车间进行更深入的探访和沟通。以汽车产业为例,一块新能源电池,从深圳的电池管理系统研发、惠州的电解液生产到肇庆的电池组装,全流程可在150公里半径内完成。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相互竞争又紧密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提升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确保了供应链的稳定、高效运转。
今天的中国已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一环。广交会采购商到会和出口成交双增长再次表明,中国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然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确定性。
面对复杂形势,广交会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铸就中国制造的“未来性”。从增设跨境电商和海外仓展示区到设立服务机器人专区,从绿色环保产品成刚需到原创设计越来越成加分项,“中国第一展”持续吸引中外客商。本届广交会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等称号的企业超过9700家,展示智能产品32万件。从服装、家电、家具等“老三样”到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新三样”,再到AI、机器人等前沿领域的产品,越来越多中国制造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展现出强大的市场韧性。
展会现场,许多境外采购商高举手机拍摄机器狗、工业外骨骼装备、自动巡航机器人等画面,不时发出惊叹。参展企业中有56%的企业在绿色低碳领域拥有专利,63.5%的企业通过了国内外绿色低碳认证,现场展示的绿色低碳产品达到88万件。广交会为更多企业开展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参考和借鉴,企业通过绿色化、智能化、场景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
广交会还展示了创新设计与品牌化运营的重要性。从手柄设计外观时尚、符合人体工学的刀具,到充满黑科技的家具和建筑材料,从便携意式咖啡机到按摩机器人,中国企业正通过创新设计精准对接海外新兴消费需求,推动中国制造从“价格标签”向“品牌文化”跃进。
当下,尽管美国再挥“关税大棒”,中国应对更加沉稳坚韧。从消博会到广交会,吸引全球客商不远万里而来,让“中国机遇”同“世界期待”双向奔赴。广东省档案馆首次公布的一批广交会创办初期档案,展示了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创办广交会为契机,打破封锁、广交天下朋友,发展对外贸易,独立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珍贵史实。
68年间,广交会从第一届19个国家和地区的1223位采购商到会,到如今吸引全球219个国家和地区超20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成为连接全球商贸的“会客厅”。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采购商增长17.4%,占比达64.9%;金砖国家采购商增长24.1%。RCEP成员国采购商增长6.9%;欧美采购商增长3.4%。头部跨国采购企业达376家,创历史新高。越来越多参展企业期待通过广交会开拓非美国市场,收获全球市场合作机遇。
中国已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与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23个自贸协定,近几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最新研判显示,贸易壁垒加剧或致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0.2个百分点至3.1%,但中国逆势获0.1个百分点的增速上调。这展现了中国市场、中国经济的澎湃活力和强大吸引力,也展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前景的信心。
开放合作是历史潮流,互利共赢是人心所向。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需要中国。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广交会的“朋友圈”正从量的扩张迈向质的飞跃,再次向世界证明,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亦不会变。
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元,增长1.3%,创历史同期新高,已经连续8个季度超10万亿元。尽管美国挥舞“关税大棒”、全球贸易阴云密布,但“中国第一展”万商云集、一季度中国进出口增速上扬,中国外贸在开放中破局,在变革中突围,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潜力。全球客商跨越风雨而来,不同的肤色、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在一次次握手、洽谈中加深了解和信任,汇聚成一个清晰的共识:只有广交世界,才能互利天下。
文字来源于网络。发布者:锦鲤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ndaicb.cn/6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