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吃撑”,哪些器官会受到伤害

你有没有过吃撑的经历?解开腰带还是撑得直不起腰,想吐却吐不出来,翻来覆去睡不着……

偶尔大吃一顿,也会对器官造成伤害,甚至带来更危险的后果。吃撑一次,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大餐后应如何补救?

每一次“吃撑”,哪些器官会受到伤害

01

怎样才算“大吃一顿”?

胃是可伸缩的食物“容器”,完全空腹时,成年人的胃容量(以可承载的固体食物和汤水计算)为50—100毫升,约是两颗草莓大小;正常吃饱(八分饱)后,容量达到800—1200毫升,相当于喝下1—2瓶矿泉水。

“吃撑”的进食量通常在正常食量的基础上增加至少30%,胃容量甚至可撑大至2000—4000毫升,足足有西瓜大小。

除了以容量计算,“大吃一顿”还可以是在短时间内摄入过量高脂、高糖或高蛋白食物,比如火锅、蛋糕、炸鸡等。

每一次“吃撑”,哪些器官会受到伤害

偶尔一两次无伤大雅,但如果频繁超正常量进食,可能有多种原因:

激素失衡

机体分泌的瘦素和生长激素释放肽,均属于“饥饿激素”,分泌量在餐前增加、在餐后减少。

睡眠质量差、运动不足或蛋白质摄入不足等因素,会打乱这两种激素的分泌,从而激发食欲。甲亢、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也可能导致吃得多但饿得快。

零食诱惑

不少人的家里、工位上都有零食,随时拿取,不知不觉就吃了不少。如果赶上聚餐,食物分量大、种类多,食欲更易被唤起,加上注意力被聊天等社交活动吸引,更容易在无意识间超量进食。

情绪刺激

遭遇压力、情感挫折、孤独时,“吃点好的”是不少人的发泄途径。这种情绪化进食能激活副交感神经,促进多巴胺的分泌,使人获得片刻的愉悦感。

节食反噬

减重人群可能会暴饮暴食,原因是平时饮食太过限制,造成皮质醇(压力激素)水平过高,阻碍了饱腹信号抵达大脑,增进了食欲,让人更想吃甜品、奶茶等高热量食物。

02

吃撑后

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

表面来看,一两顿大餐不会造成明显伤害,但身体内部可能已经乱作一团,后续甚至会加重代谢紊乱,继发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血脂上升等问题。

心肺受挤压

身体内部空间有限,胃迅速膨胀至正常饮食时的数倍后,只能挤占心、肺等其他器官的位置,造成肺部扩张受限。

所以短时间内进食大量食物后,常会让人有种“撑得喘不上气”的感觉,并且可能引发呼吸困难、胸前区不适,甚至心肌缺血、心绞痛等情况。

胃部被“灼烧”

正常情况下,胃消化一顿饭需要2—4小时,但一顿大餐后,即使胃部加大胃液的分泌,也需6小时左右才能消化完。

部分胃液还可能反流进食管,造成胃灼热,出现“烧心感”,甚至有少数人的胃壁因过度撑大,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引发局部坏死、出血和胃穿孔。

每一次“吃撑”,哪些器官会受到伤害

胰腺会“自残”

胰腺是机体第二大消化腺,会因大量高脂、高糖食物进入高强度工作,加大胰液的分泌。若胰腺无法在短时间内排出胰液,便会开始“自我消化”。

如果同时摄入大量酒精,胰腺局部受到刺激,可能出现炎症反应,更易诱发急性胰腺炎,轻则引发急性腹痛,重则有生命危险。

免疫被削弱

研究发现,突然一顿高脂大餐,足以使全身免疫进入短暂的抑制状态,增加肠道对致病菌的易感性。简单来说,每吃一顿大餐都会开启限时的致病性感染“窗口”。

03

大餐后“补救”很重要

大餐后第二天,即使食物已消化完毕,但各大器官经历了较长时间的亢奋和混乱,也要给予恰当的安抚。

少量多次饮水

高脂、高糖食物中,钠含量通常也不少,充足的饮水能加快机体代谢,建议适当多喝些白开水、绿茶或柠檬水,以少量多次为宜,达到2000—2500毫升,加速钠的排出。

补充膳食纤维

大餐中往往缺乏蔬菜、水果,易引发便秘等问题。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加速食物残渣的排出,建议多吃黄瓜以及富含钾离子的食物,比如香蕉、土豆、海带、菠菜等,有助加速钠离子的排出。

每一次“吃撑”,哪些器官会受到伤害

让肠道动起来

建议饭后20~30分钟做点轻量运动,比如站立、散步,可减轻饭后不适。

若腹胀持续时间较长,可服用健胃消食片等药物帮助消化。第二天可适当做些力量训练,消耗体内过剩的糖原和多余的热量。

为减轻身体负担,有些人在大餐后会限制饮食甚至节食,这可能会适得其反,加重胃肠的损害。保证三餐正常饮食即可,但需少吃高热量的加工食品。

如大餐后出现剧烈呕吐、腹痛、发热、腹泻等不适,可能是胃穿孔、急性胰腺炎、肠胃炎的信号,需尽快就医。

文字来源于网络。发布者:锦鲤财经,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ndaicb.cn/4684.html

(0)
锦鲤财经的头像锦鲤财经
上一篇 2025年4月27日 下午5:34
下一篇 2025年4月27日 下午5:34

相关推荐

  • 网友要求公开诊治医生学历背景,律师说无权

    大象新闻记者 王礴舒 林林 目前有关中日友好医院肖飞医生出轨的事件持续发酵,他的出轨对象之一的董袭莹是北京协和医学院的“4+4”模式(非医学本科生通过4年医学教育获得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毕业生。协和医学院的“4+4”模式本身是合法的教育改革试点,旨在培养跨学科医学人才。不过,一些网友依然表示在就诊时希望医疗机构公开医生的学历背景,甚至要求协和医院公布“4+4”…

    2025年4月29日
    200
  • 近期天气对春耕春种有何影响?国家气象中心回应

    中国气象局28日举行5月新闻发布会。会上,有记者提问:请分析一下近期天气对春耕春种的具体影响? 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黄卓表示,4月份,我国春耕春播工作大面积展开。目前,江南早稻处于三叶至移栽返青期,华南大部处于返青至分蘖期;西南地区一季稻大部处于三叶期,东北地区处于育秧阶段;西南地区春玉米处于三叶至七叶期,北方地区春玉米陆续播种;马铃薯、棉花、春小麦等作物处于…

    2025年4月28日
    1000
  • 英伟达高管:AI数据中心建设热度未减 确认行业持续增长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下,全球范围内对AI数据中心的需求持续攀升。近日,亚马逊和英伟达两大科技巨头的高管在哈姆美国能源研究院的一场会议上明确表示,尽管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有所增加,但AI数据中心的建设热度并未减缓,反而呈现出强劲的增长趋势。   亚马逊AWS全球数据中心副总裁Kevin Miller指出,尽管一些投行预测科技公司可能会缩减数据中心扩…

    2025年4月25日
    700
  • 深圳“兔子警官”爆火出圈了,温暖与专业并存引发热议

      近日,深圳一名女交警因在刀郎演唱会上指挥交通的温柔执法方式而走红网络,被网友亲切地称为兔子警官。这一事件不仅让这位女交警迅速成为网红,也引发了公众对刚柔并济执法理念的广泛讨论。   4月27日,刀郎在深圳举办了一场演唱会,现场交通压力巨大。当天,深圳交警部门安排了大量警力维持秩序。然而,一名女交警的表现却意外吸引了众多网友的目光。她不仅耐心地为观众指引道…

    2025年4月28日
    200
  • 王子奇新剧穿帮镜头,《余烬之上》网友热议专业性问题

      近日,王子奇主演的新剧《余烬之上》在拍摄过程中被曝出多个穿帮镜头,引发了观众和网友的热议。这些穿帮镜头不仅影响了剧集的专业性,还让不少粉丝对制作团队提出了质疑。   据悉,《余烬之上》是一部奇幻题材的电视剧,讲述了主角廖思远的成长与冒险故事。然而,在拍摄过程中,由于场景布置或道具使用上的疏忽,出现了不少令人哭笑不得的穿帮镜头。例如,在一场戏中,王子奇饰演…

    2025年4月27日
    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