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校召开教师赴科右前旗扶贫支教座谈会[11/26]
- · 张树庭副校长出席中国—东盟电视周视听传播峰会[11/26]
- · 我校举办学生党支部建设成果展示暨学生党支部书记专题培训会[11/26]
- · 新华社赴我校开展2021年校园招聘宣讲[11/25]
- · 廖祥忠书记出席北京冬奥会大学生体育记者训练营会议[11/25]
- · 我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获批延期四年[11/24]
- · 我校学生在2020年度“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大赛北京赛区喜获佳绩[11/23]
- · 我校举办第二届“声动金秋”朗读决赛暨颁奖典礼[11/20]
- · 从业态转向社会形态:媒介融合再理解.. 黄旦 [1] ; 李暄 [2]
- · 中国电影:从数字走向诗——2016《现代传播》年度对话.. 张宏森 [1] ; 胡智锋 [2,3] ; 刘俊 [1]
- · 新媒体时代下的人文精神危机.. 刘书亮 ; 黄心渊
- · 数据生态的危险趋势与数据科学的可能空间——兼谈中国市场调查业的现状与问题.. 刘德寰 [1] ; 李雪莲 [2]
- · 互联网与中国新闻业的重构——以结构、生产、公共性为维度的研究.. 张志安 ; 吴涛
- · 20世纪以来中国传播学发展历程回顾.. 李彬 [1] ; 刘海龙 [2]
- · 国家形象:概念、特征及研究路径之再探讨.. 吴献举 [1,2] ; 张昆 [1]
- · 重塑传播研究范式: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 胡翼青
- · 异质与同一:阶层分化与媒体赋权背景下的社会共识.. 张梅
- · 权力视野中典型报道的媒介形塑及社会效能.. 朱清河 [1] ; 汪罗 [2]
- · 西方“私有财产权—自由”话语范式与马克思的破解方式——对提升中国价值观念国际话语权的启示.. 莫凡 [1] ; 李惠斌 [2]
- · 从“兄弟”到“命运共同体”——中国建构对非洲话语体系的理念与实践.. 龙小农
- · 中国故事广播频率有声语言艺术创作现状与思考.. 曾志华
- · 电视艺术的定位与电视文化的“后现代性”.. 陈旭光 [1,2]
- · 艺术的传媒化:当代媒介与艺术的共生.. 王可越